水产品追溯监管解决方案

1.1 水产品生产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关系人类健康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疯牛病”、“禽流感”、“苏丹红”……,这些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空前的担忧和关注。长期以来,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MP(良好加工操作规范)及ISO9000

1.1 水产品生产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关系人类健康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疯牛病”、“禽流感”、“苏丹红”……,这些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空前的担忧和关注。

长期以来,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MP(良好加工操作规范)及ISO9000。这些技术主要是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境进行控制,以保证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将可能发生的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但是,这些技术不能对那些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准确、快速地找出根源所在,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人们健康的损害,并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因此,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供应链全程进行追踪,并在发生问题后进行追溯,就成为监控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必要手段,而这也是广大消费者期望所在。

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突破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有效监控水产品养殖信息及加工流通环节,优化投入,实现高产、优质,保证产品安全和可追溯,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现代水产品养殖加工的重要趋势之一。用物联网技术改造、装备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是实现水产品生产加工行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开展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实现养殖加工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全程化追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水产品产量、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溯源系统建设对多方均有利:

(1)    消费者:快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扫码查看产品详细信息;

(2)    管理机构:促进消费者等对虚假信息进行举报,有效完善对食品质量、假冒伪劣商品的监测管理;

(3)    企业:可利用二维码对自身及产品进行更多的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公信力,从而提升销售业绩。


 

1.2 水产品追溯建设目标

一个完善的水产品质量追溯监管系统应该至少包含以下四个部分:即标签打印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采集和传递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包括水产品追溯监管系统、水产品工作站系统、前台溯源网站查询系统等。目前,各国应用了以下技术对水产品进行标志:条形码技术、RFID 技术、DNA 识别技术以及虹膜识别技术;使用条码识读设备、RFID 天线等实现数据采集.采用电子表格交换、电子邮件、物理电子数据支持介质及确切信息输入等方式实现数据传递。

目前系统中系统架构多数采用C/S 或B/S 模式,但是单一采用C/S 或B/S 模式有其不足之处。C/S 模式的系统只适用于局域网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对客户端进行维护和升级;而B/S 模式的系统运行速度较慢、数据不安全,对硬件的操作性较差。本系统是基于C/S 和B/S 混和模式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集成方法.

目前广泛应用的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及其他如数据库和组件等技术,将标签打印、数据存储、数据采集和传递、信息查询四部分进行有机集合以实现对水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如何能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做到养殖、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准确。针对这种情况 推出了二维码查询客户端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对养殖、生产、加工、储藏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管理对象进行唯一标识、并相互链接。一旦水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这些标识进行追溯,准确地缩小水产品安全问题的范围,查出问题出现的环节,甚至可追溯到水产品的生产源头。

质量追溯就是在养殖、生产、加工、物流运输、销售过程中,每完成一个重要工序,都记录其基本操作信息、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并采用移动侦测的形式,完整记录操作者操作记录,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档案,后续可查,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可追溯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利用条码技术,对物料、半成品/产品等进行条码识别,工艺作业自动记录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进行防错、监控、实时分析和追踪等,实现产品生产和质量追溯。在生产中可预防、发现和及时改正错误,事后也可以对产品进行追溯,清晰查询到产品的真伪、去向、存储、生产记录等信息,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通过在生产基地应用便携式农事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生产履历信息的快速采集与实时上传;通过在生产企业应用水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有机生产的产前提示、产中预警和产后检测;通过将各生产企业数据汇集到园区管理部门,构建追溯平台数据库,实现上网、二维条码扫描、短信和触摸屏等方式的追溯,从而保障水产品质量。

 

1.3 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及流程建设

  1.2.1、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

     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逐步建立水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登记制度,为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创造条件。水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水产品生产档案,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及渔业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加强产品监测,并建立产品合格把关制度,完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对产出的水产品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制度。水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储运各环节要有追溯记录,水产品销售者在购进水产品时应当索要水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并向水产品购买者出示有关水产品质量的证明,实现水产品生产记录可查、产品流向可追踪、质量安全责任可追踪的目标。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保障水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全程可追溯。

1.2.1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流程示意图

        质量可追溯系统包含两层含意,一方面是质量相关信息的跟踪,即对于水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环节的信息进行记录存档;另一方面为质量危害的溯源,即能够根据产品生产记录信息逆向追溯到产品危害来源。水产品可追溯系统涉及多个主体,包括水产品生产商、加工商、销售商和消费者。产品的相关信息在可追溯系统各个节点被采集,并在上述主体之间流动,形成了追溯流程。各主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实现信息的有效采集与传递,针对不同的主体系统应具有不同的体系架构,采取不同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方式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1.4 水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解决方案

1.4.1总体架构

图片关键词

1:总体架构

总体架构一共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

Ø  应用层:水产品质量追溯养殖子系统、水产品质量追溯存储初加工子系统、水产品质量追溯深加工子系统、物流销售子系统、水产品质量追溯质量追溯监管平台

    数据库层:农户信息数据库、地块信息数据库、田间管理数据库、采收信息数据库、检验信息数据库、仓储信息数据库、水产品初加工信息数据库、水产品深加工信息数据库、运输销售数据库

数据硬件采集层:环境信息采集、地块信息、养殖户信息采集、投入品信息采集、工作人员手持终端农事活动确认,视频监控拍照。

水产品质量追溯质量追溯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建设内容:

(1)基础软硬件设施:主要由实现数据存储、管理、计算、交换的物理设备组成。

(2)水产品质量追溯质量追溯数据与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位于基础软硬件设施之上的基础软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由提供开发通用开发组件与集成环境的应用开发平台,实现上下层数据交换功能的数据交换平台,支撑车辆、货物和人员管理功能的运输销售平台以及通用的感知设备、服务应用终端的管理平台组成。

数据库是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实现水产品质量追溯养殖、水产品质量追溯采收、水产品质量追溯检验、水产品质量追溯加工、水产品质量追溯销售等数据的集中管理、分类存储和分级共享,是整个平台的数据源。

(3)应用层:应用层主要是各个水产品质量追溯应用系统,主要实现平台的具体业务功能,为水产品质量追溯养殖企业、水产品质量追溯加工、检验人员、物流运输、销售人员、消费者等最终用户提供应用服务。将水产品质量追溯应用软件系统统一部署在服务器上,用户只需拥有能够接入互联网的服务终端,即可随时随地使用服务。


电话咨询
产品展示
加入我们
QQ客服